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1年青岛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05.07)

中公教育 2021-05-10 15:32:41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为了帮助考生积极备战2021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202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解析(05.07)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题干中,李老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知识进行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体现了李老师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扮演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角色。故本题应选C。选项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该选项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排除。选项B,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该选项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排除。选项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已不能再关起门来搞教育,而应该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该选项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均与题干表述不符,故本题选择C项。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选项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其中,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指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的可能性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题干中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正体现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有弱点,就否定学生的潜能,而是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选项B,学生是独特的人包括: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题干中未体现,排除。选项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故排除。选项D,体现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具有个别差异性,因而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故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美育的分类。学校美育指通过学校的途径对青少年实施的美育。社会主义学校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相比,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A项正确。B项,家庭美育指的是通过家庭途径实施的美育。它以家庭中的日常行为和环境为手段,以家庭中的情感因素为媒介,以培养和提高家庭成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宗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生活美育是社会美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美而进行的审美教育,与题干不符。D项,形式美育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所以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人”跟“入”,“日”跟“曰”为泛化现象。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美育的最高目标。我国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中最高表现是创造美。故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倡导进行实学。清政府决定自1906年开始,一律停止所有乡会试,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因此,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学堂等改革始于清末。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废科举、兴学堂的时间,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题干中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发展特别迅速,其他时期相对平稳属于个体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如狼孩错过语言发展期就很难学会人类的语言。D项正确。A项,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个别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这些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和水平上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的理解情况。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现在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因素的教育意义,B选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基础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确立的。依据我国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历年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我国的最终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故B项正确。A项,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是促进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注重促进个体的个性发展,尤其以促进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更大程度上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潮,并非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重点方面,并非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该理论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六个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这与我国当前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不符。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题干中某教师采用在自然情境中,通过控制教学方式这一条件来对学生成绩变化进行考察,这种方法属于实验法。A项正确。B项,个案研究是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殊或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访谈、发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链接:2021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模拟题汇总(5月份)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