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8.22)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类型。
选项A,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其中,理性知识是指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选项B,根据知识的来源划分,将知识分为直接经验知识和间接经验知识。其中,间接经验知识是个体通过书本和大众传媒等途径而获得的知识。
选项C,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选项D,根据知识反映事物的范围将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其中,特殊知识是个体对具体事物或专门事物的知识,如心理学专业知识。
由此可知,题干中个体通过书本和大众传媒等途径获得的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知识。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选项A,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选项B,原型操作就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选项C,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可分为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选项D,原型保持不属于我国心智技能形成阶段,排除。
题干中,能直接在头脑中默算得出某计算题的结果说明其属于内部言语阶段,属于原型内化。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选项A,道德情感是指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选项B,道德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进行指导,形成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选项C,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选项D,性格缺陷是各种人格缺陷由内而外的综合展现。是指性格中恶的一面、假的一面和丑的一面。
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出于哥们义气,将小武打了一顿”,其中“义气”主要指的是心理体验。故BCD排除,选择A选项。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主要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选项A,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选项B,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选项C,普通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选项D,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题干中,小张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要维护法律法规,这体现出小张的道德发展阶段属于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故D项符合题意。
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沃拉斯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沃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其中,明朗阶段,经过长期酝酿,随着创造活动的深入,主体突然被特定情境下的某一特定启发唤醒,思想豁然开朗,一种新观念油然而生。这一阶段往往伴随着突然的、强烈的、明显的情绪体验,给创造主体以极大的快感。所以,明朗阶段又称“啊哈”阶段,是创造过程的顿悟阶段。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6.【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知识基础、思维策略等因素。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个体的动机强度、态度、情绪、个性、智慧水平等因素也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所有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效率。
A选项,问题难度主要包括问题空间和问题结构特点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问题的空间会影响人的搜索策略,问题的结构特点会影响人的知觉情境,进而影响问题的解决。问题难度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排除。
B选项,知识基础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它是个体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但仅有知识的堆砌也不一定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C选项,思维策略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大量的问题解决研究发现,思维策略是影响个体问题解决效率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某种特定的策略与特定的思维加工过程以及思维成效有着直接联系。它直接控制着个体在什么时候应使用哪些知识和技能,该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D选项,心向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它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它有时会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有时也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障碍。研究发现,心向主要以两种形式发挥作用: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
综上所述,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和心向同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故本题选择BCD选项。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陈述性阶段、转化阶段、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构成。
选项A,陈述性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为程序首先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被学生学习,其过程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相同。
选项B,转化阶段,是指练习使用某种规则,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
选项C,自动化阶段,是指学习者常常无需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
选项D,直接阶段不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阶段,为干扰项。
综上所述,D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BC。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相关知识。心智技能又称为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的方式,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例如运算、作文时的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等。故本题说法正确。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是以对相应的或有关的知识的理解为基础,掌握操作的基本原理是掌握操作技能的又一重要前提,正如不懂弹琴规则的人成不了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