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1年青岛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05.06)

中公教育 2021-05-06 16:43:43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为了帮助考生积极备战2021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202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解析(05.06)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要求教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发展。题干中凌老师因为学生余飞的偷试卷行为对学生全盘否定,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故本题应选择C项。选项A,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教师不能在不了解具体原因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惩罚。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选项B,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应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题干中凌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训斥,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所以,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选项D,体罚学生是严禁教师出现的违法行为,所以,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题干中黄老师面对张以驰经常坐立不定的现状,并没有去责备他,而是在张以驰捡纸片时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黄老师看到学生的发展潜力,积极鼓励、赞赏学生,实施的是赏识教育。B选项,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背诵与解题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应。题干中未体现应试教育的特征,故排除。C选项,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部分都有独特的内容和任务,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各育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题干中未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特征,故排除。D选项,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思潮形成了与传统的教育思想有着明显边界的教育主张:(1)为人类的发展而教;(2)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3)经验的关键作用;(4)整全的教育;(5)教育者的新角色;(6)选择的自由;(7)为参与式民主社会而教;(8)为培养地球公民而教;(9)为地球的人文关怀而教;(10)精神和教育。题干中未体现全人教育的特征,故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选项。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的教学观。题干表达得非常清楚,即兴趣才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的传递,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选项A,是指学生观中的“学生是法律权利义务的主体”。与题干不符,故排除。选项B,是学生观中的要求,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与题干不符,故排除。选项C,强调的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与题干不符,故排除。综上所述,ABC说法均与题干不符,故选择D。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中美育的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是:(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D项正确。A项,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其中,分支型学制的结构是:学生们接受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题干强调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属于分支型学制。因此,D项正确。A项:单轨学制是自下而上的,其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被很多国家采用,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在18、19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双轨学制,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自上而下,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科班),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自下而上,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掌握。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与社会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存在矛盾的一对辩证关系。其中,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范围中,没有出现过国家本位论、个性发展论和全面发展论这几种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期的认识。“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关键期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因此,在关键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关键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理解情况。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其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故C项正确。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是人的身心发展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的理解与识记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正确区分清朝末期的两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壬寅学制”是1902年由张百熙主持制定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但未能成功实施。随后的“癸卯学制”是第一个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行的系统学制。结合题干要求,故B项正确。A项,“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是第一次正式颁布但未能成功实施的现代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于1912—1913年民国政府时期,不属于清末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壬戌学制”颁布于1922年,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情况。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历史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故C项正确。A项: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该是C。

相关链接:2021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模拟题汇总(5月份)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