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28)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结束,没有参加本次考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半年报考,为帮助助考生备考2022教师资格考试,山东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28)。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故该题选择C选项。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教师有权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语文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业绩的评价,该小学的做法侵犯了教师的指导评价权。故该题选择C选项。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一般而言,学生(幼儿)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本题为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之中的财产权利。故该题选择B选项。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故该题选择B选项。
科目二(5-10)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A选项,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动机产生的动力来源不同,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B选项,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系。选项中近景性动机是正确的,内部动机是错误的,B选项错误。
C选项,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选项中远景动机是错误的,外部动机是正确的,C选项错误。
D选项,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系。选项中远景动机是错误的,内部动机是错误的,D选项错误。
题干中晓东的学习动机是跟期末考试成绩相关,属于与近期目标相联系,晓东的学习动机也与父母的华为手机奖励物相关,属于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的外部动机,故本题答案选择A项。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景运动与瞬时记忆的关系。
选项A,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人在出现错觉时,知觉的映像与事物的客观情况不相符。
选项B,幻觉是主体对脱离客观事物刺激的虚幻反映。
选项C,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
选项D,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题干中,正是由于瞬时记忆的存在,看动画片时,虽然屏幕呈现的是一幅幅图片,但是我们却将其知觉为连续的动画,故该题选择C选项。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可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根据题干所述,回答问题对小马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小马发现坐在后排就不会被提问,撤销了小马的厌恶刺激,从而导致小马坐在教室后排的行为发生次数增加,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强化。
A项,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C项,延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生前一段时期的理想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
D项,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可将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当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时的知识学习。先学习蔬菜、水果、肉(概括程度高)的英文单词,再学习胡萝卜、芒果、羊肉(概括程度低)等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纳入前者的类别中,是将概括程度低的概念归属于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中,属于下位学习。
B项,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C项和D项,并列组合学习(又称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的知识学习。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此题选A。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选项A,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
选项B,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题干中建华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听课”,不由自主玩手机做小动作是注意分散的体现。故B项正确。
选项C,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选项D,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题干中所描述的心理现象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反应,即注意的分散(分心)。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答案选择B。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这种归因不正确。他将期末考试不理想归因为运气,运气是外部的、不可控制、不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不利于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反而会存在侥幸心理,不利于李湘的长远发展。
(2)李湘应该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不努力,努力是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只有将失败归因为努力,才能激发他的学习动机,才能使他努力学习,改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现状。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的意义如下:
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让学生将自己的失败与成功归因于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