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17)

山东中公教育 2022-04-25 10:45:08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结束,没有参加本次考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半年报考,为帮助助考生备考2022教师资格考试,山东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17)

面试题库 | 试题 | 模拟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李老师让学生在操场上跑50圈,属于体罚,没有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故选A。

B选项,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题干中并未体现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故不选B。

C选项,严谨治学要求教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专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题干中并未体现。故不选C。

D选项,爱岗敬业指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题干中并没有相关描述。故不选D。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谨治学。其中,热爱学生强调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选项ABC,熊老师给学生起嘲讽的称呼,骂学生不符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符合热爱学生的要求,做法错误。

选项D,爱岗敬业要求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

生身心健康的思想。题干中熊老师认真上课备课,课下认真批改作业说明对工作尽职尽责,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本题选择D选项。

3.【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参考范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全世界教育家的共识,也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爱可以使教师理解学生,解开学生心灵密码。上海市辛灵中学的谢小双老师在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他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以父爱般的真诚感染他们,一个都不放弃。他的学生晓黎一次又一次地抽烟、逃学、沉迷网游、夜不归宿。谢老师不放弃,反复进行家访,每周一早晨亲自开车接她上学。小双老师深知晓黎自幼父母离异,生活拮据,母亲对这个不听话的女儿无力管教。如果不拉她一把,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由于成绩不好、行为偏差而经常遭人白眼的晓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爱和呵护。这是老师对一个学生的爱,对一个学生的不放弃。终于有一天,这个叛逆、执拗的女孩提出不需要接了,她能按时到校。之后,她再也没有逃学。正是谢老师的关爱解开了学生心灵的密码。

爱可以使教师温暖学生,点燃学生爱的火光。感动中国的张玉滚老师用 18 年的坚守化作一轮明月,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学生心中的“额娘”杨毛吉老师在 22 年的教学生涯中,让 6 位非亲非故、很可能与大学无缘的孩子住到自己家里,无偿地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成功把他们送进大学大门。这就是人间大爱。许许多多的老师用他们深沉的爱默默无闻地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坚毅地前进,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因为心中有爱,生活中有爱。

爱可以使教师引导学生,改变学生成长轨迹。从登上讲台的那天起,就把生命交给了教育,交给了学生的吕文强老师。41 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毫不犹豫地向身处困境的孩子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吕文强曾跟因病后遗症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体重 200 多斤的江帅杰同桌吃同床睡了三个多月,直到改掉他搂着别人睡觉的习惯;跟有多动症的崔小宇一起练静坐,直到他能安安分分的上完一堂课;跟爱撒谎的张立伟一起签订了诚实守信责任书,让全体老师、同学和家长见证他们俩的承诺,跟不讲卫生的朱伟伟一起洗脸、洗脚直到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这种教育方法中充满了爱的引导,一步步用爱引导学生走向正途。内心充满阳光。

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科目二(4-10)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理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体现的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故本题选B。

选项A,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选项C,干扰选项,排除。

选项D,个体本位论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对于个体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韦斯勒等曾总结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件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如“我必须尽善尽美”。过分概括化是指以某一具体事件、某一言行来对自己进行整体评价,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如经历一次失败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糟糕至极是指个体认为如果某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其结果必然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的,如高考失败就认为前途无望。题干中小辉因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的不合理信念属于糟糕至极,因此本题选C。

A、B两项不属于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属于干扰选项。

D选项,片面化属于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的一种表现。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C。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强迫症的应用。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身不由己地反复出现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行为。题干中强调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或观念的神经症,符合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的概念,因此本题选D。

A选项,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B选项,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C选项,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症。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D。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们的识记,从前运算阶段就可以知道对应的年龄段是2-7岁,因此答案为B。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格的特征中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在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题干中小琼在陌生环境和在家中同样的少言寡语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因此本题选B。

A选项,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人身上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

C选项,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是各不相同的。

D选项,人格的功能性是指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A、C、D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因此本题选B。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从该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可知,最终我国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即为祖国服务的劳动者。

A选项,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错误。

B选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方针要求,强调教育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与题意不符,故B选项错误。

D选项,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有利尝试,因为素质教育符合教育自身深化发展与改革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召唤。但这同题意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不符,故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10.【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传播和交流;选择、提升;更新和创造。

A选项,教育的文化的传递一般体现的是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对文化的传递。

B选项,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意味着价值的取舍和认知意向的改变。题中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正体现了此点。

C选项,教育对文化的创造功能一般孩子的是对文化的创新。

D选项,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一般指的是单向传播,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

所以此题选B。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