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8.19)

山东中公教育 2022-09-02 17:28:24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科目一(1-4)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系统聘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因此,选择C。

选项A,是针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

选项B,与A同义,但法条原文中没有“聘任”两字。

选项D,是针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承担教书育人的教师而言。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选项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拥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不符合此项要求,故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不良行为”的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属于不良行为的主要包括:(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选项A,“小强将管制刀具带到书包里以保护自己”,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中第二条的“携带管制刀具”,故A是正确的。

选项B,“小明经常强迫低年级同学买东西给她吃”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故排除。

选项C,“小刚多次在校殴打他人,偷盗同学财物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故排除。

选项D,“小浩纠集社会青年,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故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追责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作为后勤主管的李老师,对学校后勤设施负有直接的管理职责,但是在有学生反映热水器漏水的情况下,李老师依然置若罔闻,最终造成某学生严重烫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应该追究李老师的刑事责任。故本题选B。

A选项,该案例属于李老师玩忽职守造成的学生伤害,李老师需要承担责任,故A是错误的。

C、D选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学生被热水严重烫伤,属于人员伤亡事件,应该承担的是刑事责任,故CD错误。

综上,ACD为干扰选项,与题干无关,本题正确答案是B。

科目二(5-10)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将需要系统分为七个等级的说法,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选项A,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选项B,安全需要指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选项C,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选项D,认知的需要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综上所述,本题中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说明渴望稳定和安全。故本题选择B。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主要类型。A选项,形象记忆是指人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在人脑中保持的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外部特征,具有比较鲜明的直观性。题干中“长城绵延不断,宏伟壮阔的美丽景致”,这是形象记忆的特点。故A项说法正确。

B选项,逻辑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意义记忆,指人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选项,动作记忆又称为运动记忆,指以过去从事和做过的身体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选项,情绪记忆是指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并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形式的记忆。题干中“昔日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又油然而生”,这正是对过往情绪体验的一种回忆,即体现了情绪记忆的特点。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A。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以及准确性。准备性是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出口成章”指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体现了记忆的准备性。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敏捷性是指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比方说“过目成诵”指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很强,记忆的速度很快,所以反映的是记忆的敏捷性。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B选项,持久性是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比方说“过目不忘”指记忆的时间长,记过的东西就不会忘记。

D选项,准确性是指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比方说“倒背如流”指将记忆的内容倒着背都可以非常流利准确,体现了记忆的准确性。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具体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导向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C选项,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D选项,疏导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综上所述,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教学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坏归于外部的或内部的原因的倾向。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选C。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双轨制。这种学制以西欧国家为代表,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互不衔接的轨道,一轨是自上而下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普通教育学校,一轨是为普通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职业教育学校。

(2)单轨制。这种学制以美国为代表,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形成自下而上的连续阶梯的学制。

(3)分支制。这种学制以苏联为代表,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儿童在接受了共同的基础教育后再行分流,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