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医疗卫生口腔学知识点:牙周病总论
1.牙菌斑: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2.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1)获得性薄膜形成;(2)细菌黏附和共聚;(3)菌斑成熟。
3.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慢,9天后便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高峰。
4.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非附着性龈下菌斑明显增多,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5.牙菌斑生物膜的生态学-红色复合体包括:福赛坦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
6.主要致病菌:(1)牙龈炎:G+杆菌(黏性放线菌)。(2)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3)妊娠期龈炎:中间普氏菌。(4)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具核梭杆菌。(5)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伴放线聚集杆菌。
7.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沉积而成。刷牙无法去除,其表面覆盖着大量的菌斑。
8.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上皮屏障、吞噬细胞、龈沟液和唾液。
9.附着水平(AL):袋(沟)底至牙釉质牙骨质界的距离,即临床附着水平(CAL)。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牙釉质牙骨质界至龈缘的距离;若有龈退缩,则附着水平=探诊深度+龈退缩的距离。AL是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无附着丧失是区分牙周炎与龈炎的重要指标。
10.牙槽骨破坏的形式:(1)水平型吸收;(2)垂直型吸收;(3)凹坑状吸收;(4)其他形式的骨吸收:反波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