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04)

山东中公教育 2022-04-25 10:47:39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于3月12日开始,如今距离笔试还剩不到一周时间啦,为帮助助考生备考2022教师资格考试,山东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3.04)

面试题库 | 试题 | 模拟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5)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的潜能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学用语中对学生给予正向的鼓励,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B项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否定的评价,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因此,B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C、D三项:均为正向鼓励,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题目中马老师要求学生: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说明马老师在抓智育的同时也全面落实了德育、美育、体育,真正做到了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马老师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综上表明B项正确。

A项:开拓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排除。

C项:自主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排除。

D项:因材施教是学生观的要求,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行为的转变。题干中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针对开会产生的问题,去思考是自身的问题还是其他老师理解的问题,同时提出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充分说明邱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A项正确。

B项:邱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体现了他的探索精神,故B项表述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邱老师要把问题搞清楚,说明他具有问题意识,故C项表述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没有体现自我暗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说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题干中,钟校长的话说明学生是具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B项正确。

A、C两项:学生是独特的人说明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生是发展的人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观。

吴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吴老师不认为小华数学会进步,不相信学生是有潜力的,没有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吴老师没有看到小华擅长音乐的特长,推掉了小华参加音乐比赛的机会,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还应该做到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吴老师对沉默、学习成绩不好的小华选择了无视和放弃,没有教育公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明确只有秉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才能不断地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改正缺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科目二(6-10)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虽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本身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保存、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受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教育目的就强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教育强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C项正确。

A项: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是指不同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支配和决定的。一个社会的教育是以保存或传承现有文化成果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还是在继承现有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转型并创造新文化,取决于社会总体的文化价值观。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指不同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及其来源的认识,在教育上影响着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由此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是指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每个社会成员都无法逃避它的影响,这就是生活在经济政治制度大体相同而文化模式迥异的国家,其国民性却大相径庭、各有千秋的主要原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经济具有周期长、发效性迟缓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同时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教育对经济作用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特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项正确。

A项:这是教育先行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违背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这是教育同步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违背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这是教育滞后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违背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的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却是很明显的。不管如何变化其进本精神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认知发展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其中,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题干中,某学生通过利用自己学过的英语语法,很好地掌握了汉语语法,这是把现代汉语语法整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属于同化。B项正确。

A项: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就会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平衡是指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不平衡的状态就产生了。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要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1)全体参与,全方位考虑,面向全体学生;(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预防与矫正为主不是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原则。因此,C项表述错误。

A、B、D三项:均为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