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8.16)
科目一(1-4)
1.【答案】B。中公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1997年修订)。
选项A,热爱学生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与题干不符,A选项排除。
选项B,严谨治学要求老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题干中,周老师不仅不备课更新知识,而且遇到有出入的知识也是直接搪塞过去,没有做到严谨治学。故B选项正确。
选项C,团结协作要求老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与题干不符,C选项排除。
选项D,为人师表要求老师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与题干不符,D选项排除。
综上,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选项。
2.【答案】D。中公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2008 年修订)。
其中,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张老师给自己的同事李老师下绊子,没有做到团结同事,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故D选项正确。
选项A,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与题干不符,A选项排除。
选项B,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与题干不符,B选项排除。
选项C,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与题干不符,C选项排除。
综上,选项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选项。
3.【答案】A。中公教育 解析:题干中王老师经常与同事交流沟通、相互合作,是正确的。故本题选A。
4.【参考答案】
王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1)教师的职业道德 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王老师从不迟到早退,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说明王老师对于幼教工作的热爱,体现了她爱岗敬业的精神。
(2)教师的职业道德 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王老师发现欢欢小朋友的细微变化,便进行了家访,并在了解情况之后,对其进行照顾和安慰,使得欢欢小朋友平稳的度过了家庭的这一变化,体现了王老师关爱学生的精神。
(3)教师的职业道德 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王老师为了帮助欢欢小朋友,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了王老师终身学习的理念。
总之,王老师是一个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并且在岗位上不断学习的好老师,她的做法也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要求,是值得其他老师学习的。
科目二(5-10)
5.【答案】C。中公教育 解析: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的具体表现为: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6.【答案】C。中公教育 解析: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标志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壬戌学制的颁布。
7.【答案】C。中公教育 解析: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8.【答案】C。中公教育 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依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使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涂尔干这句话就在强调教育应使青年社会化,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9.【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错误的。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其中免费性,免除的是学费和杂费,所以义务教育并不是一种免费教育。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0.【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